近日,芜湖市妇联《聚焦“一米高度”儿童视角 打造国家级儿童友好城市》入选《全市党委信息系统优秀决策信息选编》,这一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也展示了芜湖市妇联在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为。
近年来,芜湖市妇联始终将儿童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儿童友好理念为引领,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在建设国家级儿童友好城市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具有芜湖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样板。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有力推动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自获批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以来,我市聚焦政策、服务、权利、空间、环境五大友好,实施13个儿童友好行动,编制学校、医院、社区、公园、图书馆(城市书房)等规范指引6部,发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十项举措,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走深做实。
二是坚持示范引领,高品质打造儿童友好“幸福场景”。实施儿童友好社区项目34个,培育“一社一品”特色标杆。建设口袋公园“芜小园”100个,建成阅读空间72个,城市书房52个,实现937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全覆盖,打造“15分钟社区儿童生活圈”。
三是紧贴儿童需求,全方位释放儿童友好“品牌效应”。组建儿童观察团、儿童议事会等儿童议事组织91个,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69场次。建立家长学校、家教指导站 456 个,实施“皖家幸福驿站·芜家共成长”公益课堂项目92个。评定31个市级研学旅游基地,发布5条儿童研学精品主题线路,开展“皖美护童 点亮未来”儿童夏令营研学之旅等儿童特色研学活动。为儿童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切实满足儿童及其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近日,芜湖市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强化规划建设。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创建省、市级儿童友好社区9个、儿童之家959个;在45个城市书房中设立"儿童之家"阅读空间,面向儿童举办阅读、戏剧展演等文化活动;打造家门口"童趣圈",新建100个口袋公园"芜小园"中,儿童游乐设施占60%。
强化兜底帮扶。完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实现儿童救助机构全域覆盖,社区(村)"儿童之家"覆盖率97%。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71个、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11个,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纳入民生工程。
强化健康保障。实施免费产前筛查,为新生儿提供29种疾病筛查,筛查率99.7%,为6大类72种结构畸形及多种遗传代谢病患儿提供医疗补助。实施"光明芜湖"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行动,为30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眼健康检查。
强化教育引导。开展"安心托幼"行动,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5.27个。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覆盖、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四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