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淮南市妇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妇联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妇女工作、妇联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作为改革“破难行动”之基,聚焦非公领域妇女组织有形有效拓展,念好四字决,打好组建牌 ,推动“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全覆盖”工作提升到新高度,2022年新建妇女组织390个。
全程“领” 守牢政治方向
1.党建引领。抓住市委“双创两提升”工程契机,在非公领域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工作,深入实施拓面提质、强基固本、融合增效、领航跃升“四项行动”,巩固完善“四同四带”机制,形成党建和妇建统一管理、带建结合、同步推进的工作局面。
2.思想引领。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组织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组织巾帼宣讲队深入非公领域“妇女之家”开展巾帼大宣讲, 引导全市广大妇女自觉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注意发现培育妇女群众中的优秀分子, 加大推优力度, 发展壮大女党员队伍, 以妇联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引领为党组织建立创造条件。
3.活动引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家风家教宣讲、巾帼志愿者创城广场舞大赛、“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领新领域新阶层妇女群众立足岗位和家庭发挥作用,集聚向善向好她力量。
大力“建” 扩大组织覆盖
1.坚持统筹理念建组织。结合文明创建大背景,市妇联联合市文明办开展巾帼创城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发挥广场舞队伍助力文明创建的同时,积极推动在广场舞队伍中组建妇女组织,有效延伸妇联工作手臂、拓展基层妇联组织建设领域。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广场舞成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吸纳为妇联执委、兼职副主席,推动妇联工作“手臂”进一步延伸到广场舞队伍中去。
2.坚持典型示范建组织。市妇联积极探索实践, 按照每年“培树1-3个市级示范点”“以摸底排查登记基数的20%的目标”进行组建,以点带面推进非公领域组建妇女组织建设工作。2021年,采取“主管部门+龙头企业”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淮南市快递行业妇联。各级妇联先后培育安徽韵天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妇联、宏泰钢铁妇联等一批示范点。
3.坚持创新思维建组织。采取党建带动、工作渗透、灵活组建等方式,推动妇联组织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拓展。在各级妇联开展的执委业务大练兵活动中,将非公领域组建妇女组织作为执委履职的“必选项”,进一步强化抓非公领域组建妇女组织的责任意识。发挥女性社会组织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的独特优势,采取“联+联”的形式推动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五福传媒等一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妇女组织,进一步扩大妇联在非公领域的朋友圈。
用心“扶” 延伸妇联手臂
1.项目扶持。在实施省创业扶持项目和市县级“人均一元钱”项目中,市各级妇联把组建妇女组织作为项目点申报的前提条件。2021年以来,安徽宝根园生态农庄、淮南市快递行业协会妇联等21个省市级项目点全部建立妇女组织,投入项目扶持资金240余万元,促进巾帼企业管理提档升级。发挥淮南市健康管理协会妇联专业性强的优势,依托其实施省“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项目”。
2.人才扶持。实施“基层妇联执委领头雁计划”“妇联执委卓越成长计划”,将非公领域妇联执委纳入业务培训、分级述职和业务大练兵对象,进一步提升非公领域妇联执委业务素养,为促进执委有效履职打下良好的基础。2021年以来,400余名执委参加县级以上妇联业务培训、分级述职和业务大练兵。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妇联主席郑晓红等12人荣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安徽八公山泉豆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豆腐文化体验馆等8个企业荣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3.服务扶持。面向女性社会组织开展指导服务,引领女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女性社会组织开展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更好地将本行业本领域优秀女性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充分链接妇联内外资源,围绕“典型选树、维权关爱、企业服务、培训赋能”四大主题,制定服务清单,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包,进一步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深度“融” 提升工作成效
1.阵地融入。在扩大妇联组织覆盖的同时,将妇女之家建设由传统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向妇女集中的新兴领域拓展,不断激活“家”的生命力。探索在芬婷户外用品、姐妹驿站等非公领域打造一批“妇女微家”示范点,在潘集、谢家集区等地相继打造关爱留守儿童“阳光妈妈”亲情关爱执委工作室、“谢大姐”连心工作室,推动非公领域妇联阵地实现新拓展和新延伸。
2.力量融入。市妇联制定下发基层执委进网格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引导新兴女性群体、女性社会组织加入妇联组织,吸纳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优秀女性成为各级妇联执委,并鼓励在社区、村网格中担任职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行执委分级述职、执委分组、执委大练兵等活动,进一步延伸妇联执委服务触角。
3.作用融入。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实施妇联执委自办领办项目、“一执委一实事”工程。各级妇联执委发挥岗位行业优势,主动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妇女权益维护、美丽庭院建设、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建立健全“执委+网格员+联系家庭户妇女”、万名妇联执委大走访等制度,为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和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