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巴以冲突的中国战地女记者陈慧慧。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女记者们的忙碌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为中国的媒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一群体进行学术研究,不仅可以弘扬她们的精神,更能为今后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24个中国记者节前夕,本文作者对女性传媒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涉及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职业形象、生存现状、作品分析三大领域;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介绍、转型、反思和包容四个阶段。
■ 董小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为中国的媒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一群体进行学术研究,不仅可以弘扬她们的精神,更能为今后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女性传媒工作者的相关学术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现。这些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涉及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职业形象、生存现状、作品分析三大领域;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介绍、转型、反思和包容四个阶段。
女性传媒工作者研究的三个重点领域及变迁
从同质走向多样的职业形象。职业形象的内涵很广,包括专业能力、外在形象、内在形象等。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有关女性传媒工作者职业形象的研究数量不多且以女记者为主。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女记者们带着崇高的新闻理想,将自身的发展自觉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带着参与社会变革的属性,这一时期女性传媒工作者的形象是积极的,也是同质的。21世纪以来,女性传媒工作者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被逐渐发现。
首先,研究者们关注的媒体,从现实空间的报纸拓展到电视、网络以及虚构空间的小说、电视剧、电影;研究领域从传统的新闻领域,拓展到时尚、娱乐、体育、军事等。研究者们也更加注重对媒体类型或内容的细分,其中对电视行业女性传媒工作者形象的研究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主要涉及谈话节目、新闻采访、帮忙类节目、人物专访节目等。其次,在诸多的形象要素中,女性传媒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最受重视,对“语言”能力的研究又占据多数。此外,研究者们还向历史溯源,考察了近现代不同时期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职业形象。这些研究多从家庭和职业的双重视角切入,将近现代女性传媒工作者职业形象提炼为艰苦办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事业为主兼顾家庭的职业精神。
从群体画像到深入个体的生存考量。职业生存状况的研究涉及职业基本情况、工作情况。此领域的研究始于1995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女性传媒工作者问卷调查,后续研究也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查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增加,内容日益涵盖女性传媒工作者职业和家庭等多方面,考察的维度和指标趋于丰富。这些调查性的研究发现,女性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职场素养等个体层面的“内部因素”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其他属于“外部因素”的生存状况并未获得明显或者说是根本性的变革,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职业地位整体上不高。
除了在群体层面的宏观考察外,研究者们的视角也逐渐转向对个体微观层面的关注。学者们总结了女性传媒工作者的优势,例如善于言辞沟通、长于感性思维等。2010年左右,出现了关于身心健康和自我认知的专门研究,其中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成就感下降等有关职业枯竭方面的研究又占多数。这些研究发现,女性传媒工作者存在比男性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感,从而出现了比男性更加严重的职业枯竭现象。在应对策略方面,多数学者呼吁女性传媒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健康建设,并强调社会各界要建立和维护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从剖析作品到关注作品与人。研究者们关注的作品,从类型来看,早期以文字作品为主,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女性传媒工作者的作品形式逐渐丰富,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使得一大批以女记者为焦点的创作取得了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创作者来看,研究者们考察的作品多出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传媒工作者,但也指出老一代工作者的作品对历史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他们带着文字救国的理想,将本身的女性特质融入作品中,获得了女性对时代的主体性表达。
整体来看,多数研究只偏向于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包括作品的题材、采写特点、表达方式等。部分学者将创作者本人的经历和作品分析进行结合,不仅说明了作品如何,还在一定程度上交代了产生此类作品的原因。少数学者试图从社会性别理论切入分析,女性传媒工作者的作品中充满了女性视角,体现为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通过如实反映妇女的生活,将其作为一种积极的发展力量来呈现。对女性传媒工作者作品的研究从着重分析作品本身,转向更加注重作品与创作者、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
女性传媒工作者研究的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介绍期。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行。1985年,中国签署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进一步展示了推行男女平等政策的决心。这一时期女性的发展更多是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因素下推动的,其中政治因素是主导。女性传媒工作者以被解放者或者社会建设者的姿态进入新闻传媒行业,其身份特征在男女都一样的话语中很少被提及。这一时期传媒研究领域开始复苏,旧刊复刊,新刊创立,这为女性传媒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较宽广的发表空间,但文章大多由媒体工作者撰写,不属于严格的学术研究。
1995年至2004年——转型期。这一阶段,跨越了两个世纪,彼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改革开放取得深入发展。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将“妇女与媒体”列为12个重点关切领域之一,引起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关注。同年,女性传媒工作者研究领域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课题——《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的现状和发展研究》,这标志着女性传媒工作者的研究从感性转向理性,放弃口号式的呼喊,更加强调学术的角度和立场,诸多研究不再使用事实感受描述式的“方法”,而是采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进行分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女性的不平等地位,但多数研究者认为改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于女性自身的努力,鼓励女性传媒工作者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提升自己。
2005年至2014年——反思期。2005年,放眼世界新闻业,女性从业者数量首次超过男性。2014年,《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网络新闻从业者的构成中女性过半。随着女性数量的快速增加,“崛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声音。女性传媒工作者的相关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研究内容也愈发具体和细腻。大量研究者认为在传媒行业中,女性具有独特的性别优势,然而他们也发现,单纯量的增加并未真正改变女性的地位,数量增加的背后隐藏了不显而易见的问题。因此,不少研究开始关注女性传媒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问题、职业发展障碍。该时期的研究,不再将女性传媒工作者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而更多关注不同个体层面的女性传媒工作者面临的具体情况。
2015年-至今——包容期。这一时期,新媒体崛起,短视频兴起。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生产的模式,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参与和表达的新空间。同期,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乡村振兴、县级融媒体建设、践行“四力”、凝聚“巾帼力量”等重大时代话题和任务被不断提出。作为实践性较强的领域,传媒生态的变革和国家社会的发展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有关基层女性传媒工作者的研究首次出现,越来越多文章出现在非新闻传播类的期刊上,研究者们在坚持还原女性生命体验的同时,强调两性的并置研究,考察女性的同时也关注男性。新技术带来传媒生态的复杂化,研究视角向两性并置转换,其他学科理论资源和范式被引入,在上述多重力量的作用下,这一时期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多元与跨界的包容特点。
女性传媒工作者的存在,带来了诸如女性利益保护、男女平等意识加强、多元文化展现等方面的新鲜视角,她们的种种经历和思想观念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女性传媒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使得女性传媒工作者在从业道路上的探索与奋进历程得以明晰,在引导公众强化男女平等观念上的促进作用得以彰显。同时,也有助于启发传媒行业从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视角挖掘和拓展新闻媒体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媒体作为信息传递者、公民引路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