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三八红旗手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发布时间:2022-03-21 来源:安徽徽姑娘 阅读:776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她们是楷模,她们是先锋

她们与新时代同行

为新目标奋斗、在新征程建功

彰显了皖美女性所绽放的灼灼风采

为讲好广大妇女群众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的生动故事,充分发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展现女性价值和时代内涵,呈现传承创新的女性力量,引导更多妇女群众见贤思齐、勇于担当、争当先进,凝聚积极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安徽省妇联特别推出“强国复兴有我”栏目,展示2021年度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奋斗故事,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巾帼英雄。

时代召唤巾帼,拼搏成就梦想

今天,徽姑娘带你一起了解

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余静的奋斗故事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余静,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党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长、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余静信守“只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承诺,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6年来,她带领村民搞养殖、建茶厂、发展旅游,实现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余静用苦干实干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2021年,大湾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余静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诚信之星”、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第六批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等称号。

抓班子带队伍

党组织成“主心骨”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大湾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脚下,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辖37个居民组、1032户3778人。2014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2户707人,贫困发生率20.6%,是全县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大湾村过去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原来的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时任村书记年龄偏大,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村集体经济空白,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干群关系不够和谐。

为了改变村党组织和党员之前的形象,农村长大的余静来了之后,开始说“大嗓门”的山村话,深入村组了解社情民意,逐户走访,对以往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摸排,针对村级各项工作靠后的现状,她及时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会进行谈心,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和干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很快,大湾村党员群众在谈到余静时,总会说一句“这个新来的余书记不像城里的女干部,倒跟山里人一样”。

“前3 个月,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动员群众实施了 2 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了 39 户 49 间危旧房屋改造重建,组织了县中医院125 名医护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进行健康帮扶,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虽然那三个月自己晒得像黑炭,但是看着大湾村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开始有了改变,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有意义。”余静说。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大湾村过去村里组织活动不正常,党员各忙各的,一年到头参加不了两次会。余静到村后,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开展“五星党员”争创活动,激发了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期间,余静通过深入了解,发现本村姚湾组党员何家枝,过去曾担任村干部,又在乡里干过综治协管员,群众基础比较好,便向乡里建议,请她回村担任村书记。“一开始何家枝担心自己年龄偏大做不好,我三番五次与她沟通,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她担起了“领头羊”的重任,我们还将 2 名后备干部选进村班子。”余静说。

余静的付出一步步带动了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慢慢地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支持村党总支中心工作,要求为大湾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三清四拆”工作中,大湾组的老党员汪达金,新老湾组的周益宏、周端信主动积极地支持配合,不厌其烦地做个别农户的思想工作,在疑难问题上,迎难而上、顾全大局,带头做好安置点搬迁和土地征用工作,使大湾组和桥边街道的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2017年,余静带领村党组织班子,积极搭建党员参与工作平台,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以抓党建促脱贫“四联四帮”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穷亲”,促进能人大户帮带自觉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年轻党员张琪,利用自己茶叶合作社和农家乐的优势,主动联系贫困户帮助脱贫。

渐渐地,群众期盼的路通了,群众期盼的安全饮用水接通了,各项工作也一步步朝着预期的方向不断推进。群众普遍感到,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一面面旗帜又树起来了。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大湾村也由原来的软弱涣散村变为了工作先进村,余静成为了干部群众心目中敢说敢做、有责任有担当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找穷根寻对策

走出脱贫致富路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我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看着群众对自己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我知道一刻也不能等。”这是余静在任大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时一次座谈会上说出的心声。余静从驻村工作开始,一心扑在大湾村,始终奋斗在一线。

2016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并在大湾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余静和几位村民代表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余静更是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面,立下了“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军令状”。

“这是我终生难忘的经历!总书记的到来让全村村民信心更足,干劲更足。我要加倍努力工作,让大湾村村民早日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余静从不忘叮嘱自己。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几年来,余静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要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卧在床”的“五看法”,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及核查工作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超出常人的付出,使她从“门外人”走进群众心中,变成了“家里人”,成为村民眼中的“好闺女”、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余书记办事一碗水端平,我们放心。”大湾村杨湾组村民汪宏利说起余静,也是赞不绝口。现年54岁的汪宏利患有尿毒症,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仅不能外出务工,每年还需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

余静了解情况后,和驻村工作队员们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了扶贫计划。从2015年11月份至今,汪宏利家陆续享受到了健康脱贫、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公益性岗位等多项扶贫优惠政策,极大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现在,老汪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后,家里的收入又增加了一大笔,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余静和工作队员们逐户量身定做脱贫措施,在大湾村实施了发展扶贫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光伏发电、小额扶贫贷款、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等十项举措,立足大湾资源优势,坚持就业、产业“两业”并进,明确“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发展思路,因户因人制定脱贫措施。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一体化茶叶产业链条,带动400余户茶农就业增收;引进旅游企业,带动30户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动员101户贫困户入股光伏发电,建成4处易地扶贫搬迁点,安置贫困群众65户207人。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关键是要破除他们的“等靠要”思想,把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此,余静和村“两委”还完善议事规则和村务监督机制,重大事项经过“四议两公开”决策,组织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我脱贫、我光荣”授牌、“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让村里管理井井有条,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前年春节,村里有贫困户还贴出了“勤俭持家自脱贫、立志奋斗早致富”的对联。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余静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大湾村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年来,大湾村建设完成了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群众129户439人。以“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为主导,积极引导和帮扶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人,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积极开发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项目,2020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35万多人次,大湾村变成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明星村。大湾村群众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动真情办实事

新征程接续奋斗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从一个单纯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一个会做群众工作、会调节矛盾纠纷,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一心一意干工作的多面手,六年多的驻村工作,不仅让大湾村面貌一新,也让余静个人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记得刚到村 10 多天,受苏迪罗台风影响,夜里 11 点突降特大暴雨,山洪倾泻而下,40 多户村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我和 5 名村班子成员一起冲进齐腰深的洪水中,挨家挨户拍门呼叫,使群众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正是从那天起,很多群众认识了我,有什么事就来找我,看着一张张淳朴憨厚的面容,我更加懂得了‘父老乡亲’的深刻内涵。”余静说,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

六年来,余静走访群众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她和大湾村群众打成一片,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干农活时,她会过来搭把手;看到大爷大娘吃饭时,她会接过筷子尝一口;谁家遇到困难,她会帮着出主意。一整天一整天的讲解政策、做群众工作对余静来说已成常态,她的嗓子常年是沙哑的。“有时候向村民宣传政策时,村民当时不理解,经过无数次宣传后,村民能想通、能理解,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对我来说,村里的每位群众都是一样的,我做的都是为大家好,只要能帮助大湾村群众过上好日子,多辛苦都是值得的。”“其实,要想做好基层工作,说来说去,最关键的还是要真心为群众好,为群众办实事。”余静用一句大实话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驻村以来,余静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顾不上家,也很少回家。今年是余静下派的第7个年头,一年近300天以村为家,两个孩子埋怨她是“手机里的妈妈”,闺蜜们称她为“失联的朋友”。

强国复兴有我 | 我的奋斗故事——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余静

“当然也有想家、想孩子的时候。”余静说。刚驻村不久,爱人带着两个孩子来看她,当看到 6 岁的哥哥抱着 6 个月的妹妹下车,那一刻,对家人的思念、驻村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六年过去了,女儿上小学了,儿子也上初中了,因为忙不过来,只好让儿子在寄宿学校就读,我对家人、对孩子们的照顾真的有点少。但每每想到,在自己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多,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余静说,“驻村工作考验锻炼了我,也充实教育了我,使我坚强了内心、丰富了经历、加深了群众感情,在农村的广阔舞台锻炼成长、淬炼成钢,这也是我给家人、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今年,余静驻村任期又满,但她再次选择继续驻村工作。“我由衷地为自己能成为大湾村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为自己能在大湾村工作而感到光荣。下一步,我要按照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带领村民们认真描绘好大湾村新的发展蓝图,切实把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好执行好,让乡亲们早日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c_msg